近年來,伴隨著保險覆蓋面的擴大,保險欺詐犯罪活動也日益增多,根據相關監管文件數據顯示,2020年保險詐騙類涉刑案件已達保險業案件總量的90%,案件風險形勢嚴峻。騙保案件頻繁發生,并逐漸向職業化、團伙化、產業化趨勢發展,嚴重危害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行業的健康發展。為了能夠有效防范欺詐風險,嚴厲打擊金融犯罪,我們首先需要的是了解保險欺詐,清楚它的特點,知道它的危害。
一、什么是保險欺詐
保險欺詐是指假借保險名義或利用保險合同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,主要包括保險金詐騙類欺詐行為、非法經營保險業務類欺詐行為和保險合同詐騙類欺詐行為等。其中保險金詐騙類案件是保險欺詐案件中的高發類型,主要包括:故意虛構保險標的,騙取保險金;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、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,騙取保險金;故意造成保險事故,騙取保險金的行為等。
二、保險金詐騙主要表現形式①
一是投保時。發生事故之后再投保,進行保險詐騙;有預謀的投保高額保險進行保險詐騙;隱瞞實際情況投保進行保險詐騙,如帶病投保;為不存在的人或物投保,編造保險事故進行欺詐;重復投保,編造事故,多方索賠。二是出險報案時。張冠李戴式騙賠,主要采取移花接木,冒名頂替方式進行;虛報原因,擴大責任,事故發生后對造成事故的原因做虛假陳述或隱瞞事實真相騙賠。三是索賠時。故意夸大損失進行保險詐騙,通過虛列損失項目,夸大損失數額或偽造、涂改原始費用憑證等方式虛報損失;偽造事故,謊報險情,采取證人偽證,制造虛假事故現場證明材料,將未出險的事故無中生有,進行保險詐騙;制造事故,假險騙賠。人為制造事故造成損失騙賠。保險欺詐對個人的不良影響主要是,除了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外,個人形象受損從而影響職業前景,進入保險公司或行業風險數據庫會影響保險的購買,個人征信不良等。
三、保險欺詐的危害
保險欺詐侵害了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保險欺詐增加了保險機構正常的賠付支出,侵害了保險機構效益,還可能會導致保險公司運營成本增加,從而間接提高了保險產品和保險服務的價格,損害了廣大誠實守信的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
保險欺詐敗壞社會風氣,擾亂社會秩序,給消費者財產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脅。保險欺詐導致保險領域道德風險頻發,為騙取保險金,保險欺詐分子不惜鋌而走險,以身試法,甚至采取縱火、爆炸、殺人等殘忍手段騙取保險金,給社會秩序的穩定帶來極大危害。
為了保險欺詐分子不再猖狂,保險從業人員和消費者都要提高警惕,切忌抱有僥幸心理,讓保險在陽光下生長。
①內容來源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《金融知識普及月丨反保險欺詐、筑誠信社會》